
基本信息 書名:《肖復(fù)興散文》 作者:肖復(fù)興 出版社: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0.02 定價:45 開本:32 CIP分類: I267 ISBN 9787559639394 內(nèi)容簡介 《肖復(fù)興散文》是*名作家肖復(fù)興的散文精選集。收錄了肖復(fù)興不同時期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好讀的散文52篇,其中包含《花邊餃》和《擁你入睡》中小學(xué)語文教材*讀篇目。他用質(zhì)樸而誠懇的文字記錄下他一生的軌跡。他說: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無愧無悔的話,在我看來,就是童年有游戲的歡樂,青春有漂泊的經(jīng)歷,老年有難忘的回憶。人生的每段歲月都值得認真度過,正像他筆下記錄的人們,對待生命永遠那么熱忱、柔軟。借柴的鄰居趙大爺、孝順的兒子表叔、老朋友玉生、窗前的母親、父親的三件寶貝……作者用zui生動的筆觸描摹出生活zui本質(zhì)的肌理,傳遞著人性zui美的光輝。人活一世,總要保有熱情和善良,無愧于心、無悔于情。這部作品不僅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親友的懷念,還用文字向世人傳遞著足以抵御世間一切炎涼的力量。 作者介紹 肖復(fù)興當(dāng)代*名作家。1982年畢業(yè)于中央戲劇學(xué)院。曾到北大荒插隊6年,當(dāng)過大中小學(xué)的教師10年。曾任《小說選刊》副總編、人民文學(xué)雜志社副主編。已出版長篇小說集、中短篇小說集、報告文學(xué)集、散文隨筆集和理論集百余部。 曾獲得優(yōu)秀報告文學(xué)獎、冰心散文獎、老舍散文獎等多種獎項,并獲得首屆“全國中小學(xué)生喜愛的作家”稱號。多篇作品入選中小學(xué)語文教材。 目錄 一輯 平凡而偉大 3 溫暖的劈柴 6 陽光的三種用法 9 表叔和阿婆 13 白菊花 黃菊花 25 年 燈 29 鯽魚湯 32 春節(jié)的蘋果 35 翡翠如意 42 女人和蛇 46 萬圣節(jié)的南瓜 50 塔夫特夫人的選擇 第二輯 我的父親母親 57 召 喚 64 父親的三件寶貝 75 清明憶 79 娘的四扇屏 84 上鎖的皮箱 89 前的母親 92 姐 姐 101 復(fù)華斷憶 109 擁你入睡 113 聰明是一張漂亮的糖紙 118 蕎麥皮枕頭 121 生命不僅屬于自己 第三輯 戀食記 127 荔 枝 130 苦 瓜 133 酸 菜 136 獨草莓 139 無花果 143 金媽媽杏 147 佛手之香 151 青木瓜之味 155 太陽味道的西紅柿 158 白雪紅爐烀白薯 163 面包房 169 花邊餃 172 甜的尷尬 176 喝得很慢的土豆湯 182 蒼蠅館子和洗腳泡菜 第四輯 明信片與遠方 189 明信片 196 年輕時去遠方漂泊 200 機場的擁抱 203 不要在地鐵里睡覺 207 荒原記憶 212 讀書是一種修合 215 作為詩人的列儂 220 音樂和愛情 227 光就是從那兒來的 233 尋找貝多芬 238 誰打翻了莫奈的調(diào)色盤 243 大理看花 247 借書奇遇 254 顛簸的記憶 ........ 精彩試讀 在家里,母親最愛待的地方就是窗前。 自從搬進樓房,母親很少下樓,我們都囑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知道樓層高樓梯又陡,自己老了,腿腳不利落,磕著碰著,給孩子添麻煩。每天,我們在家的時候,她和我們一起忙乎著家務(wù),腳不識閑兒,我們一上班,孩子一上學(xué),家里只剩下她一個人,沒什么事情可干,大部分的時間,她就待在窗前。 那時,母親的房間,一張床緊靠著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幾乎占了一面墻,母親坐在床上,靠著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覽無余。陽光總是那樣的燦爛,透過窗子,照得母親全身暖洋洋的,母親就像一株向日葵似的特別愛追著太陽烤著,讓身子有一種暖烘烘的感覺。有時候,不知不覺地就倚在被子上睡著了。一個盹打過來,睜開眼睛,她會接著望著窗外。 窗外有一條還沒有完全修好的馬路,馬路的對面是一片工地,恐龍似的腳手架,簇擁著正在蓋起的樓房,切割著那時湛藍的天空,遮擋住了更遠的視線。由于馬路沒有完全修好,來往的車輛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時間是安靜的,只有太陽在悄悄地移動著,從窗子的一邊移到了另一邊,然后移到了窗后面,留給母親一片陰涼。我們回家,只要走到了樓前,抬頭望一下家里的那扇窗子,就能夠看見母親的身影,窗子開著的時候,母親花白的頭發(fā)會迎風(fēng)擺動,窗框就像一個恰到好處的畫框。等我們爬上樓梯,不等掏出門鑰匙,門已經(jīng)開了,母親站在門口。不用說,就在我們在樓下看見母親的時候,母親也望見了我們。那時候,我們出門永遠不怕忘記帶房門的鑰匙,有母親在窗前守候著,門后面總會有一張溫暖的臉龐。即使是晚上很晚回家,樓下已經(jīng)是一片黑乎乎的了,在窗前的母親也能看見我們。其實,她早已老眼昏花,不過是憑感覺而已,不過,那感覺從來都“十拿九穩(wěn)”,她總是那樣及時地出現(xiàn)在家門的后面,替我們早早地打開了門。 母親最大的樂趣,是對我們講她這一天在窗前看見的新聞。她會告訴我們今天馬路上開過來的汽車比往常多了幾輛,今天對面的路邊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們這邊的馬路邊栽了小樹苗,今天她的小孫子放學(xué)和同學(xué)一前一后追趕著,跟風(fēng)似的呼呼地跑,今天還有幾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臺上……都是些平淡無奇的小事,但她有棗一棍子沒棗一棒子地講起來還挺津津有味。 母親不愛看電視,總說她看不懂那玩意兒,但她看得懂窗前這一切,這一切都像是放電影似的,演著重復(fù)的和不重復(fù)的瑣瑣碎碎的故事,維系著她和外界的聯(lián)系,也維系著她和我們的聯(lián)系。有時候,望著窗前的一切,她會生出一些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聯(lián)想,大多是些陳年往事,不是過去住平房時的陳芝麻爛谷子,就是她年輕時在農(nóng)村老家的回憶。聽母親講述這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的時候,讓我感到歲月的流逝,人生的滄桑,就這樣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閃現(xiàn)著。有時候,我偶爾會想,要是把母親這些講述都寫下來,才是真正的意識流。 母親在這個新樓里一共住了5年。母親去世以后,好長一段時間,我出門總是忘記帶鑰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樓下的時候,總是習(xí)慣地望望樓上家的窗前,空蕩蕩的窗前,像是沒有了畫幅的一個鏡框,像是沒有了牙齒的一張癟嘴。這時,我才明白那 5年時光里窗前曾經(jīng)閃現(xiàn)的母親的身影,對我們來說是多么的珍貴而溫馨;才明白窗前有母親的回憶,也有我們的回憶;也才明白窗前該落有并留下了母親多少企盼的目光。 當(dāng)然,就更明白了:只要母親在,家里的窗前就會有母親的身影。那是每個家庭里無聲卻動人的一幅畫。 1986年春于北京 |